`
daibalusu
  • 浏览: 344123 次
文章分类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转一篇文章 -- 《软通彭强:说外包没有护城河是对行业的误解》

 
阅读更多

《上市公司的高管出来讲话总是很有深意的,先不谈其他,单就他的一些论点,我还是很支持的。

有营养的话我标红加粗出来》

中国服务外包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从早期单纯的软件外包扩展到了ITO、BPO各细分领域;外包企业也从几十几百人的小规模游击队发展到了上万人的大企业;中央和各地方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促进行业的发展。针对目前中国服务外包企业的发展状况、行业面临的人才问题以及目前火热的云计算等问题,i美股采访了软通动力执行副总裁、全球应用开发事业群负责人彭强。以下为采访实录:

中国服务外包还处于行业发展初期

i美股:您在前两天的金融IT论坛上提到中国的服务外包已成为国际大公司战略的一部分,而中国公司还处在行业发展初期。能不能先说说中外服务外包目前的行业环境?

彭总:欧美服务外包已经发展了几十年;很多国际大公司都把外包看成公司战略必须的一部分。这些企业的IT部门变得越来越小,因为很多工作都是外包出去的,就没有必要养几千人的IT团队,可以节省大量的成本;同时还可以要求及时更新技术保持自己的竞争力。就像你从买车变成租车,不但可以节省买车和维护的钱,还可以保证你使用的是新车。IT技术发展那么快,通过外部供应商才能保证技术的快速更新。

中国的服务外包没发展几年,像我们这样的外包企业就这几年才开始起来。中国公司都习惯自己做IT,最早从无到有,然后从内部的一个部门不断地扩大,最多就是在一些特别的事情上请一些咨询公司咨询一下或者在人手不过时请人来帮下忙。他们对外包还处于战术层面的理解,没有认识到服务外包可以给他们的战略带来什么好处。

i美股:如果中国的企业想把自己的IT外包出去,是不是自身也需要具备一些条件?

彭总:中国很多企业的IT业务可能是混在一起的,如果想外包就要把这些业务剥离出来,变成可外包的业态交给供应商,知道能让供应商干什么;并且要实现从管理自己的IT技术人员到管理供应商的转变。公司的管理结构也可能会因此而改变。

当然,首先是需要有能承接这些IT业务的外部企业。之前像软通这样的IT服务外包企业还不存在;直到这几年才出现,企业才可以将IT业务外包出来。

中国外包企业面临的环境和印度企业不同 本土市场有很大潜力

i美股:有人说中国外包企业不能走印度企业的路,一定要深耕国内市场;您怎么看?

彭总:中印外包企业之间至少有十年的差距。2003年我回国时中国最大的软件外包企业也就五六百人的规模。现在,虽然我们和东软、文思都超过万人规模了;但在印度都还排不上号,他们前五名的公司都超过十万人。欧美一些企业的IT外包业务需要上千、甚至上万人为他服务;之前根本不可能外包给中国企业,这几年因为中国IT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和环境的改善赢来了不少单子;但也还是印度企业拿大头(比如90%),中国企业再拿剩下的小部分。

与印度主要承接离岸外包不同,中国本土市场现在也增长很快。目前中国本土最大的发包方华为的外包也达到了万人规模。我们和文思各提供几千人,中软也有上千人。中国有这样的能量的企业还有很多,中兴就和华为差不多,但能量还没有释放出来。再比如现在几大银行都养了几千人在做IT ,而且这些人都只做了很小一部分的IT,还有很多的内容都还没做。

现在中国的经济体量已经第二了,但IT支出还非常少。未来中国的(外包)市场至少和美国相当,甚至还可能超过美国成为最大的市场。这几年中国本土外包业务的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欧美;但和美国还有五至十年的差距;这对中国外包企业来说有巨大的机会。

作为龙头企业 软通的增速应该高于行业增速

i美股:软通2008年-2010年营收分别增长126.6%、63%、46.6%;增速有放缓趋势;文思,海辉也有这种趋势。您认为像软通这样的外包企业在今后五年内可以保持怎样的增长速度?

彭总:现在我们基数大了所以不可能向前几年一样成倍地增长。IDC预计中国本土市场的增速好像在30%左右,海外增速21%左右;像我们这样的龙头企业的增速应该快于行业增速。

i美股:软通怎么保证每年这样的增长速度?扩张过程中是否会有很多并购?

彭总:一个是原有客户发包额的增长;我们有70几个500强的客户,如果每家都给我们1000人的业务那就不得了。另外我们还在原有行业不断发展新的客户,也在进入新的行业拓展业务,如医疗等。

我们还是以有机发展为主,并购只是补充。有时出于战略性的考虑,对一些能力和业务都不错,或者其客户可以加强、加快我们业务发展时也会考虑并购;还有就是进入一个新的行业时,也可能会考虑并购。

培训是外包企业需要具备的能力,但不会成为主要业务

i美股:人才问题是外包行业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海辉最近收购了亚思晟进入培训领域以加强其人才供应;软通在这方面是如何应对的?

彭总:我们很早就和印度知名的培训公司NIIT合作,把他们的课程引入我们的培训。后来又和卡内基-梅隆大学合作。2010年我们培训了五六千人,但最后不一定自己都吸收;有些人公司不想要,有些人则不愿留下来。虽然政府对这块有补贴,但培训还是比较难做,难以盈利;但企业需要具备这样的能力,主要是满足内部需求,而不会成为公司的主要业务。我们的社招占还是占主要部分。

说外包业的进入壁垒很低是大家对行业的误解

i美股:有人说软件外包企业没有护城河,因为进入壁垒很低;您怎么看?

彭总:这是大家的误解,非常错误。恰恰相反,这个行业的壁垒很高。比如花旗的全球供应商不是谁想进都能进的,需要很多条件。如果仅仅是做一个小软件项目,壁垒可能很底;特别是在中国,只要你有些有些技术和关系就可以拿到项目,这个角度说是很容易。

但要真正想做一个大项目,比如联想要做一个客服系统,服务全球几千万客户;这里面涉及的东西就太复杂了。他需要服务很多个国家,你要有多语言能力,不同的地方出了问题你都要有人员能去解决;还要有跨国项目经验。这需要很强的专业化知识,需要积累。

这就是中国现在的问题,整个行业还处于初级阶段,大家对行业的认识还太浅;以为写软件就是外包,其实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再比如银行的业务,中国的外包企业有几个是真正懂银行深层业务的?没有。所以这些银行只能找外国的IBM等公司帮他们做核心系统;我们不懂,只能进去打打杂。你要想做这些业务必须成为银行的专家;没有资金投入,没有一定的积累是不可能做到的。

云计算是个很好的契机

i美股:现在云计算的概念也很火,这对外包行业会有什么影响?

彭总:云计算是下一代很有影响力的新技术;也是一个很好的契机。之前中国公司都跟在印度、欧美等公司后面跑,现在这项新的技术对大家都是新的,大家又到了同样的起跑线上。虽然我们不能像IBM一样从硬件、软件到解决方案提供全方位的云服务,只能是在某个点上提供一些服务;但在这些点上我们有了超越他们的机会。

对公司也是一种新的外包方式;之前是把人员、业务这部分外包出来,现在是把设施也外包出来;公司可以不要数据中心了,甚至连软件都不用买。整个的IT方式都会发生变化。这就可以催生一个很大的市场。

i美股:像软通这样的外包企业可以在云落地方面做些什么?

彭总:我们目前还没有能力建数据中心,但可以做云计算中心运营,SAAS、IaaS、PaaS等周边应用服务。云计算这个技术本身也在成熟的阶段;现在做的大多数还是虚拟化、私有云等内容。

(i美股 Peter Wu)

《总结:彭的话其实概括起来很简单,就是他们想做高端外包,因为低端外包受人民币升值,国内物价飞涨的压力越来越大。大家都不想玩了,都想吃肥肉。路是对的,关键就是看你怎么做。走不好可能连骨头都没有的吃》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